Tag Archives: ABC路线

尼泊尔8月雪山徒步夏令营日记: 第七天,ABC穿越第五天

清早两点钟我就醒了,然后开始在脑海里构思山水学堂开学后的一些教学活动、组织架构、执行方法等。到了四点钟闹钟就响了起来,我做好准备,将大部分本来不多的行李衣服放在客栈,自己只带个挎包,里面有一面山水学堂夏令营的旗帜,钱包、手电,然后四点半,我们四个人就出发了。

阿德带路,他爬得比较快,刚开始我和维维都有些喘不上气,我于是叫停,休息了几分钟,后来就没事了,从四点半到六点一刻,将近两小时,我们连续爬升了400米,到了ABC大本营,都没什么反应。

这就是ABC路线的来历-Annapurna Base Camp。Namaste是尼泊尔语你好的意思。这块牌子是所有到达ABC大本营的游客都要拍照留念的地方。

这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到的鱼尾峰,The Fishtail。

下山的路上我看到有一堆被人推倒的石头,我于是将它们重新堆了起来。这是一种当地人祈福的方式,维维说五块石头表示健康。

我将它们重新堆起来,一是为了山水学堂所有的师生的健康祈福,也是为原来堆石头的那一家人祈福。

维维自己也在小溪边堆石头,她说了一个术语,我没记住。

我不是一个标准的旅友,会花很多时间去看攻略什么的,也不会准备太多专业装备。所以很多经验都是维维一路上教我的。

背夫阿德说,我背后这最醒目的雪山是安啦普娜的南峰,这座山还有更高的安啦普娜一号峰,他的英语有限,我也没去查证,大家别把我说的太当真。

一路上的植被挺丰富,但昆虫很少。

这石板上写着ABC往左,有些游客是直接住在ABC大本营的,石板上还有个箭头朝上,那里就是指示牌上的另外那个大本营,也就是我们晚上住宿的地方。这座雪山叫Mach…

山里很容易就起雾了,将雪山遮住。

等到雾气消散,就如同仙境。

非常简易的小桥,用树干这样绑起来,有些会用几根钢的方管,但没有焊接也没有水泥。这地方电线杆都没有,电缆有些是直接放地上走的。

祝这次尼泊尔雪山徒步夏令营的所有成员健康 – 身心都健康。

由于在原来的客栈修整的两个男孩都已经恢复了,所以导游就带着他们三个出山,我们五个在后面追。

麒麒没有去大本营,年轻的阿藏比我和维维以及阿德早些离开ABC,他们两个提早从客栈下山,因为我们担心他下山速度会慢。

结果我和维维追了他差不多一上午也没有追到,十一岁的麒麒为了快点到达小伙伴身边,下山速度奇快。

我们三个终于在住过一晚的客栈看到了麒麒,将三个孩子留在那里的所有行李打包,再次全速追赶,终于在下午三点左右和三个孩子还有导游汇合,今晚住在 Upper Dovan 客栈,所有住过的客栈中最简陋的一个。

尼泊尔8月雪山徒步营日记:第四天

昨天的徒步运动量远远没有第一天那么大,爬升不太多,距离也不太远,大家都开始进入佳境,走得越来越轻松。

来之前,天气预报说基本上每天都会下雨,但实际上大多数时候都是晚上下雨,白天很适合徒步,不冷不热,流水孱孱。你看上面的图片后方那座雪山,那是7000米的鱼尾峰,现场看到的鱼尾峰非常漂亮!

由于第一天都洗了澡洗了衣服,山中湿气重,客栈条件简陋,没有空调来抽湿,所以这些衣服干不了,我们就用这种方式,一边走路一边晾晒衣服。

我一左一右将衣裤缠在两个包上,速干裤就这样晾干了,但是棉质的短袖很难干。经过这次,我的经验是:以后夏天来徒步,不要带棉质衣裤,全部带速干的,甚至晚上也不用带驱寒外套,两三件长袖速干衣套在一起就好了。

另外,我穿的洞洞鞋很合适,比登山鞋更有优势,不用担心打湿或者弄脏,底也很厚,走在石头上脚板不痛。

有些洞洞鞋不结实,底和面是分开的,一定不要,要这种一体的,不容易坏。

安安和小贵这两天一直走在最前面,从来没有说太累了,走不动了,哪怕第二天的时候安安要轮流和小冰姐姐提雨衣袋子和储备水,有了负重,也一直是走在我前头。

一半和他们的体重有关系,另外一半可能和性格有关系,走在队伍的前头可以获得一种对生活的掌控感,不用担心被抛下,或者被训斥指责。

中午吃饭的这个地方叫Bamboo,小贵又点了披萨🍕,吃不完,就打包带走。700卢比一块,将近40元人民币。

小冰和安安为了省钱,点了白米饭,350卢比,拌上小贵的香菇酱,也吃得挺饱,安安还剩了很多米饭。这种吃法不错,有足够的热量,吃起来口味也习惯。

跟我们坐在一起吃饭的这对意大利情侣和我交流了一会儿,我给他们尝了尝我从金井镇带来的母亲做的剁辣椒,味道应该不差,这辣椒🌶是在我们自家菜地里种出来的。过去这两天,我基本上没在山里吃饭,都是泡面加剁辣椒,反正也不长身体了,留下点卢比现金,确保八天徒步后半程有饭吃。

小贵只兑换了500元人民币的卢比,其他人都是1000元,他又是个花钱不计算的主,过不了几天就得用我的卢比储备买饭吃。不过他的零食储备是最丰富的。

这两个年轻人是第一次离开欧洲,男的在意大利空军乐队演奏喇叭,女的在一家贸易公司负责采购,这个姑娘以前为了在中意贸易领域谋生,学了点中文皮毛,很想继续将汉语学好,于是我们聊了起来,我说明年春天可能会组织去欧洲游学一次,到时候一定去意大利,而且她可以给我们做地接。

他们都很高兴。

而且他们本来有计划到中国来旅游,说要去四川看大熊猫看九寨沟,我说湖南有张家界的floating mountains…

这只老狗大概已经体弱多病,眼神已经风烛残年,气味很难闻,大家都躲得远远的。晚上它就睡在我们房外的门廊上,也不知道多久没吃东西了。

这大山里的狗都挺可怜的。有一公一母两只四眼狗跟着我们走了很远,它们似乎都饿坏了,我给它们喂了一点面包🍞,但现在所有人的食物都很金贵。由于当地山民的宗教信仰,过了Bamboo,所有游客就不许吃肉了,那这些大山里的流浪狗估计是一年到头都没机会吃肉的,不知道它们怎么长这么大的。

意外地在这大山里看到了一只当地人养的巨大的二哈,营养充足,性格温顺。

这山里还有小型萨摩耶这种宠物狗,只是这种非本土的宠物狗到了山里都有一个大问题,就是蜱虫跳蚤虱子在它们厚厚的皮毛里肆虐,自己没办法清理,山里的那些主人都是一些老头老太太为主,谁会有耐心给它们捉虫子?

六月我在附近的布恩山徒步,看到一只白色萨摩耶,让我想起了我的失踪的白狐,就给他捉虫子,刚一翻毛就看到他的头顶一只巨大的吸饱了血的虱子,我把那虱子捉住想放到脚板底下踩死,那东西竟然会飞,马上又飞到狗肚子底下钻进毛里去了,我摸了狗肚子几遍也没找到。

那只可怜的远离冰雪故土的白狗不知道是不是对人类有仇恨。

他在地上趴了一会儿,起身走了,我看到肚子下掉了一只肥大的蚂蝗,喝饱了血,我一脚踩上去,地上迸出一朵血红的花。。。

这就是我们第二天徒步入住的客栈: Bovan 客栈。绝大部分的客栈都是类似这种: 中间是游客的徒步过道,房子建在两侧。这个客栈算是规模比较大的,房间比较多,有一台洗衣机,这个中庭是用四四方方的商业产品-石板铺的,而不是不规则的石头。要将这种石板弄进山,需要巨大的人力成本,因为必须是那些山民用背篓背进山来。

第一天晚上的最佳辩手应该是麒麒。

安安中午吃饭的时候和我们一样都晾晒了衣服,结果吃完饭忘记取了,希望回程的时候客栈老板会归还给他。

小冰是唯一的乡下姑娘,大概是从来没有辩论过,不过也很快上路了。现在大家都熟悉了,放松了,可以多安排一些辩论赛这种与世界观的建设有关的活动。

翠鸟